Skip to main content
Science in the Public Service Science in the Public Service
*
徵文比賽
 
徵文比賽得獎名單>成年中文組>季軍
 

《公共服務中科學及科技應用之我見我思》
龍振邦

 

在六、七十年代,香港人的生活並不富裕,大部份人口從事勞動工作,再加上教育水平不高,因而很多人對科學知識十分有限,科技的發展受到一定限制。不過,自從香港政府推行九年免費教育後,大大提升了人們的教育水平。與此同時,資訊科技的發達,以及互聯網的普及,使人們能從不同的地方,不同的領域,也能接觸科學知識,從而啟發人們對科技的追求。公共服務也由人手服務發展成電腦化服務,如圖書館的借書及還書服務,稅務局的電子報稅……由此可見,公共服務亦與時並進。

什麼是科學、科技及公共服務呢?

科學是指透過客觀的理論,總結成一套有系統、有關聯的知識,如物理學、化學。至於科技就是通過這套客觀的理論而發展出來的一種技術,如電腦等。而公共服務就是一般大眾市民可共同享用的服務,包括政府的公共服務及私人組織的公共服務,如稅務局的電子報稅服務、巴士公司的網頁等。

究竟科學、科技及公共服務與我們有什麼關係呢?

有人曾說過將來是一個科學與科技的世界,我十分認同這句說話,因為在現今的社會,四周都是日新月異的高科技產品,如掌上電腦、手提電話、數碼相機……這些產品的出現,目的是為了改善人們的生活水平,帶給我們有一個方便、而且快捷的生活模式。公共服務亦要與時並進,不斷改善服務質素及提升服務效率,因為全世界大部份已發展國家都有一套完善的公共服務系統,如日本的中央政府、地方政府、一般企業、民眾以及金融機構,他們積極發展電子化服務,包括電子投標系統、線上執照更新、線上股票交易等。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,更加要提升競爭力,如香港的郵政服務是一個好例子。根據香港郵政的資料顯示,二零零四年至二零零五年本地信件達10.8億封,寄往海外的空郵及平郵亦達1.09億封,為了提供有效的服務,郵政總局及國際郵件中心安裝四部分信戳郵機,自動把郵件分類。香港郵政還提供互動話音回應系統及網頁,使客戶得知郵件送交的資料。若沒有先進的科技,如何能又快捷、又準確地把郵件送到目的地呢?由此可見,科學科技與公共服務有密切的關係。

公眾在公共服務上面對什麼問題呢?

科學科技對年輕人來說是一件十分簡單的事,他們經常接觸這些東西,例如亙聯網,手機短訊等,但對於大部份的老年人及中年人來說,這是一件十分害怕的事。因他們的教育水平不高,有部份人連接受學習教育的機會都沒有,又怎會主動接觸科技呢?因此,政府有責任幫助這群人仕,因為公共服務是社會的資源,每一個人都有權使用這些服務,而政府可協助他們學習有關知識,如開辦一些全資的教育課程,又或資助非牟利機構,讓他們有學習機會。至於社會上各界人士,可抽出部份工餘時間,組織義工隊,義務教授他們,使他們不被社會淘汰。而他們的家人,應給予更多鼓勵,讓他們勇於接觸日新月異的科技。

另外,雖然科技進步可以帶給我們一點方便,但同時衍生個人私隱容易被侵犯的問題。我們經常在新聞報導中聽到一些市民使用網上服務時,被駭客偷取個人資料,造成金錢的損失,使公眾對網上的保安失去信心,這無疑是科技在公共服務發展上的一大障礙。有見及此,政府及各私人公共服務者,應該加強網上保安系統,如電子證書、雙重密碼驗證等,政府還可加重對違法者的刑罰,以收阻嚇之效。與此同時,政府應加強宣傳,教導公眾如何保護個人資料,如在個人電腦上加裝防火牆等網上安全軟件,或提供講座,藉以恢復公眾使用公共服務的信心。

無可否認,我們的公共服務漸趨成熟的階段,不論是政府部門,還是私人的公共機構,他們十分積極把科學科技應用在公共服務上,為公眾帶來方便。但與此同時,我們不應忽略教育下一代的責任,因現在的小孩,就是日後的社會棟樑,他們的科學水平及科技知識,足以影響未來公共服務的發展。因此,政府在教育改革中,應加強學生在科學上的研究,鼓勵多學習、多思考,啟發他們的科學理念,培育更多科技人才,不但有助公共服務的發展,而且更能提升本地科技的國際地位。

其實,公共服務中科學及科技應用是否適合公眾,全憑個人的觀點與角度,但要取得各方平衡,政府及公共服務機構可廣開言路,聽取各界人仕的意見,取其共容之處。那麼,公共服務、科學科技、及公眾三者有利而無害。這是公眾之福,也是香港之福了。

 
 
  科學開路 提升服務
  最近修訂日期:2012年4月26日